與聖索菲亞教堂相對而立的藍色清真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ıı)。藍色清真寺則是歐洲人習慣的叫法,因為清真寺內的磚塊是用藍色的。
看到眼前的藍色清真寺,我不禁注足細細欣賞這結合了對面聖索菲亞教堂拜占庭特色和鄂圖曼建築特色的國家清真寺,欣賞如此教人讚嘆的傲慢。在藍色清真寺興建之前,只有伊斯蘭教聖城麥加天房的清真寺有六座叫拜塔,在當時興建一個有六座叫拜樓的藍色清真寺,頗有要和麥加並駕齊驅的感覺。
直到後來,蘇丹在天房再加建一座叫拜樓,似乎告訴人們,天房才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地方。
一直以來,我們談起伊斯蘭教,總會想起阿拉伯人,但其實土耳其人才是長久以來一直主導著伊斯蘭教,歷代鄂圖曼帝國的蘇丹都會兼任哈里發(相對於天主教教宗的角色),直到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哈里發的制度方始廢除,伊斯蘭教也不再是統一的宗教團體。現在,雖然土耳其不稱伊斯蘭教為國教,但仍有超過九成以上的人信奉伊斯蘭教,在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也不難發現許多虔誠的教徒。
走入藍色清真寺,踏上深淺交替的地毯,淡黃色巨大的吊燈,面向麥加的聖壇旁邊是講道壇,背後一排排彩色玻璃窗,陽光從玻璃窗外射入寺中,令莊嚴的清真寺更添一份神聖的感覺。靜靜地席地而坐,看著絡繹不絕的遊客和圍欄內(教徒參拜的區域) 的教徒猶如兩個世界。
蘇丹艾哈邁德一世在位之前,鄂圖曼帝國的傳位方式一直是父傳子,新君登位後很多時會殺死自己的兄弟,以保障自己的權力,直到艾哈邁德一世時,則改為最年長和最健康的兒子繼承,自此之後,蘇丹的兄弟可免於一死,但卻從此失去自由,永遠被軟禁深宮之中。
4 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