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的大城市裡,不難發現路邊街角有不少人行乞,他們身邊總會有一個小紙牌,紙牌上寫著「Syria」敍利亞,有時去又會見到一些衣衫襤褸的小孩子走入餐廳行乞,有些比較好心的人,會給面包他們,但大部份的土人也不怎理會,我什至見過有些人會惡言相向。土耳其是全世界接受最多難民的國家,每次走過街頭看見一些敍利亞的難民,心裡總會一陣戚戚然。他們千辛萬苦,冒死逃離自己的國家,來到一個新地方,潦倒街頭沒有安身之所,還要飽受本地人的歧視,人命原來如此毫無價格,連基本的尊重也無法得到。沒可否認,難民潮為土耳其的經濟帶來很大壓力,也有為治安上帶來問題,但將心比己的想,敍利亞人民沒有選擇的餘地,為了生命被逼逃離自己的國家,我們譴責的應該充斥暴力和殺戮的組織,而非無辜的平民。國家內戰,被逼離鄉別井,這種感受,旁人是無法理解的。

在香港,港人對難民的態度同樣冷漠。本地人大都傾向認為外來者用去本地的資源,和帶來治安問題,往往沒有更深入的關注這個問題。

早前聽一位國際特赦組織的職員分享關於難民的問題,內容主要圍繞他幫助處理的難民個案。

今天香港的難民政策有很大的反思空間。首先,現在入境處的職員根本沒有相關的知識去對應,有些連基本的地理常識也十分缺乏,例如: 有個案中的入境處人員無法分辨Iran(伊朗) 和 Iraq(伊拉克),也有職員會不知道Yemen(也門) 的位置等等。難民往往很難得到應有的援助,更不用說如何的分辨真假難民。 (事實上,假難民一字是香港特有,由於入境處對於相關知識的貧乏,未能初步地分辨出難民的真假,繼而引起後續的問題。)

在等待漫長的審批過程中,難民不可以工作,做義工,每日只可以遊手好閒,一直的等,無了期的等。在這段時期,往往很容易受到不法份子的招攬。有時我們只看到有難民犯事,破壞治安,卻往往會忽略背後一連串制度上的問題,而正正是這些制度的漏洞,促成這些社會問題。

大約在兩個多月前,一名越南的非法入境者在執汽水罐時被捕,判兩年。當在等待免遣返的冗長程序時,政府每月一千多元的援助其實在香港實在很難生存,當他們希望賺取微薄的外快時,換來的只是牢獄之苦。

記得分享中有一片段,片中受訪的難民叫 John,來自伊朗,他是一個工程師,偷渡來港申請成為難民,其實他也希望有所作為,他也希望可以交稅、有普通人的生活,可惜今天香港的難民政策令他沒有辦法工作,因為如果他工作而被拘補,會被起訴黑工罪,馬上終止難民的審批,然後被遣返伊朗,換句話說,與直接判死刑無異。John現在可以做的,就只可以繼續等候,而他已經等了4年。

//新聞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60627/5528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