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參加古洞導賞團,來到位於古洞北馬草壟路的志記鎅木廠。 志記之所以為人所認識,主要來自<竊聽風雲>電影中的片段,然而卻很少人知道這是香港是碩果僅存堅持使用原木的鎅木廠。 從馬草壟路路口轉,旁邊有一個小木牌指著寫著「志記鎅木廠」。再穿過幾間木廠,來到志記。
遠遠的走到木廠,木廠的小狗阿Ling就飛奔前來歡迎我們,刀仔亦不甘後人,一起跑過來討摸。今天剛好權哥回鄉,木廠只有妹姐一人。這一天,妹姐正在搞她的新創作,是一張木枱,枱面由幾塊原木併砌而成,巧妙的用了樹木的形狀砌出花形,充滿多年的經驗和智慧。這裡的枱凳、木具每一件都是藝術品,每一件都是經由他們雙手的嘔心瀝血之作。木廠門口位置放滿他們的小手作,小木馬、木凳、小書櫃, 又有些木雕。妹姐又隨手拿起兩支不同顏色的木拐杖說起:「呢支就係沉香木,輕身好多,好岩老人家用,另外呢支就重D,不過都好穩陣架,而家整就預長D,有人要用就先再鋸短。」 進入木廠,裡面放滿不同的機器和木材,小狗在木堆上,又走來走去,古老的木廠嚴然成為他們的遊樂場,刀仔和LING很親近人,SUNDAY是全場唯一不可以摸的狗,黑黑和燒賣也很親人,但卻會被其他狗欺負而常常在木堆上面。五隻小狗都很乖,很懂妹姐的心意。妹姐:「邊有呀,因為唔乖冇牛丸食!」笑罵著他們,但眼裡充滿愛。
白天,妹姐大都在木廠發展她的小宇宙,晚上的木廠則交由她五隻愛吃牛丸的小狗負責守護。
妹姐和權哥是木廠的第二代,志記則是他們父親的名字。他們三兄妹守著父業幾十年,木廠由1947年開業至今開業六十九年,由北角搬到柴灣,再由柴灣再搬到古洞,亦已經三十多年。古老的木廠見證著香港數十年來的興衰。但今天志記又再次遇到難關,面對政府的東北發展計劃,志記卻從沒有得到政府的指引:萬尺廠房如何安置?小本經營的木廠如何承擔高昂的重建費用?或者有一天,推土機來到古洞,志記和古洞從此一起消失在地圖之上,永遠只能存在於記憶中。
今天,志記仍然前路茫茫,但妹姐他們卻表現出活在當下的精神,努力地經營,傳承木廠的文化。現在,妹姐和權哥除了木廠的工作外,亦有和本土組織合辦一些工作坊,教市民大眾自製一些小傢俱,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古老的工業。
1 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