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在加拉塔橋上漫步,感受陣陣晚風。
忽然有一隻手從背後拍一拍我。
“Where Are You Come From?“我以為又有一些不知名的銷售手法。我回頭一看,是一個鬍鬚滿面的中年人。
我: Hong Kong.
中年人: Hello, I’m xxxxxxx(對不起,我實在聽不清楚他的名字). 我叫他F先生。他的名字應該是F字頭的。Fransic? Frank?
我站在橋上和F先生暢談了很久,他來自什麼地方,做什麼職業,我早已沒有印象了,什至連他的外貌,也忘記得一乾二淨(有點後悔沒有跟他合照)。只記得他說他今天早上剛剛下機,明天一早又要離開了,去西班牙工作。他說如果有機會,他希望可以在伊斯坦堡逗留更長的時間,他很喜歡伊斯坦堡的夜景,很喜歡站在加拉搭橋舊城區的那一邊,看著新城區的加拉塔。我跟著他眼裡的方向細看遠方的石塔,在零落的燈光下,加拉塔散發著幽幽的紫光,顯得格外清雅脫俗。這裡沒有高聳入雲的商業大廈爭艷鬥麗,也沒有<幻彩詠香江>式的所謂動感,繁榮的同時又有一陣寧靜的感覺。伊斯坦堡的夜色是醉人的,和一個陌生的男人一同依傍在橋邊的欄杆感受這個城市散發的古典味,同樣也是浪漫的。
過了良久,F先生約了朋友去酒吧,該時候要走,又邀請我一起。我十分好奇他的朋友是怎樣的人,但又有點害怕會去到什麼地方。最後我婉拒了他的邀請,只獨自在橋上欣賞這裡的點點燈光。現在回想,有時會想: 如果當時毫無介心之下跟他走,又會有怎樣的遭遇?或許,一切只可留待腦海的幻想。
我沿著加拉塔橋的電車路一直走,是旅館的路上,忽然有兩個遊客問: Could you help us take a photo?
話題從這裡展開。他們的做建築的。我叫他們A先生和B先生,他們也是土耳其人,A先生是伊斯坦堡人,但B先生則是第一次來到伊斯坦堡,而A先生襯著假期帶他遊覽這個城市。他們很喜歡藍色清真寺,是一個可以洗滌心靈的地方。
談到香港,他們對這裡的印象似乎也只是Jacky Chan,又問到我香港是個怎樣的地方,和這裡的人有什麼分別?似乎他們對香港這個小小的地方滿感興趣,事實上香港的迷人之處有很多,但我不希望是Jacky Chan。
2 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