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山洞,又沿原路離開這座深山,走了一陣了,忽然一輛汽車從後駛近,司機拉下車窗,探頭對我說:I can give you a drive。原來是剛才在山洞遇到那個家庭的爸爸。我不太敢麻煩到別人,最後也只是婉拒了他的幫忙,但很感激他的主動,很有愛。

根據Sari的指示,下一個目的地是Kristal Terasz。從Bulak Mencilis Mağarası走到Kristal Terasz大約要兩個多小時…Sari 真的很了解我的體力,幸好大多是平路,而且天氣很好,偶然微風吹過,走起來也很舒服的。

沿途房屋、人煙不多。有時會有一些學校,小公園,走過公園,總會看到一些小孩子在公園遊玩嬉戲,滑梯、搖搖板、繩網…

我想在香港這個城市已很難見到有小朋友在公園嬉戲玩耍了,除了應該排山倒海的工作和課外活動,智能手機的興起也彷彿剝奪小朋友的生活。世界很大,他們卻困在小小的圈子之中,這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可悲之處,科技發展迅速,但人類心靈的進步卻遠遠追不上這速度。

回歸自然很美好。在遠離旅客的小社區,忽然有兩個小女孩從後走來,問我去哪裡。
我很驚訝當地的人竟會如此主動幫助外地來的遊客,我為她們的主動感到一陣窩心。我和她們交談之下,我還很驚訝她們的英語。雖然沒有很流利,但會和陌生人用英語溝通,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我說了我的目的地後,她們指手畫腳的,又說可以帶我走一段路。我們邊走邊聊天。

原來她們的Lunch Break有兩三小時!每天上午和下午大約也是上兩三小時課。做完功課,她們都會和朋友在公園遊玩,我遇到她們的時候,應該是她們的Lunch Break吧。我告訴她們,香港的小朋友上課時間大約是八至四,Lunch Break也只有一個多小時,放學後又會有很多補習、課外活動,要學很多東西。她們很驚訝香港人急速的生活節奏從童年開始就開始訓練。

她問:那他們喜歡這樣嗎?
我:他們的父母喜歡吧,他們應該不喜歡。
她:那為什麼要這樣呢?

充滿童真的問題。童年就應該多做自己喜歡的事,童年就應該無憂無慮。

但我不知道如何對簡單地向她們解釋箇中的問題,事實上我也不完全了解。

生長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從出世開始,就要一直競爭,每做一件事、學一樣事物,背後總要通過精心的計算,花多少成本,金錢上、時間上,又是得到什麼回報,升學面試有加分?對將來就業又有什麼幫助?背後充斥著這樣的遊戲規則,想在這個社會生存,就必先熟練,犧牲自己,在社會上得到更多更多,才是成功。若說成長對現實生活的屈服,那麼香港的小朋友只的是很早熟。

社會讓我們製造一個又一個框框限制自己,這是生長於城市的人的可悲,而這些價值觀總是揮之不去。

還記得有多久未好好哭過嗎?

還記得有多久未真心歡笑嗎?

為去變一個大人,凡事也裝得很化,

人海裡,比賽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