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有一座聖索菲亞教堂,特拉布松也有一座聖索菲亞教堂;宏偉的程度當然大大不如伊斯坦堡那個,而兩者的命運也大有不同。

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 一座教堂,兩個宗教 – Ayasofy

特拉布松曾經是獨立國(特拉布松帝國),是由拜占庭帝國分裂出來的一個國家,而聖索菲亞教堂則是當時帝國的主教堂,可算是極有歷史意義,特拉布松帝國後來被鄂圖曼帝國吞併,這座教堂又順理成章地改為清真寺,就像伊斯坦堡的教堂一樣,直至土耳其共和國成立,教堂也變成博物館,但是近年教堂又重新變為清真寺。

不再是博物館,不再有入場費,我想這是對我的唯一好處。

我問朋友: 什麼情況才會將博物館收回作清真寺呢?
朋友: 都是看政府如何處理。

今天土耳其的總統經常被批評將土耳其由開放的政教分離帶回伊斯蘭化。

而土其耳近年也越來越亂:敘利亞的難民問題,伊斯蘭國,以至國內的軍方政變,爆炸事件,庫爾德問題,還有日前俄國的大使被槍殺等等…

驟眼看來,教堂的外牆仍是拜占庭時代的圓頂式建築,但內部已變得沒有半分東正教堂的味道。

聖索菲亞教堂門口牆上的壁畫盡是不同聖經故事,讓人目不暇給,可惜的是壁畫中的耶穌、聖母、聖人的畫中的頭像已被劃得一干二淨,只剩下身體和背後的光圈。走入教堂,今天的清真寺,已鋪上深淺相間的地毯,仰望教堂的天花,又被白布遮蓋,只可以從白布的邊緣的空隙偷窺教堂天花少少的壁畫,盛極一時的帝國大教堂,變成一個普通的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