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等了一陣,終於等到我的屋主,他叫cagdas,是一個當地的大學生。他先帶我到附近的茶座飲杯茶,休息一下,反正還未到晚飯時間。土人的習慣,閑時總愛去飲茶聊天,生活好像比我們悠閒得多。

我們到Güvenpark旁邊的小巴站坐車到他家。他住離市中心大約十分鐘車程一個叫Sokullu的住宅區。他住的是一棟四五層高小公寓,大部分安卡拉的人也是住在這類型的小公寓裡,雖然說是「小」,但我想最少大約有兩千呎,租金大約一千兩千里拉,在香港以這個價錢租這樣的單位似乎是遙不可及(當然在他們的生活水平來計算的話,也不是小數目),而我住在他們家的時候,他們也在相商討搬屋的事宜。

他們說:安卡拉的樓價租金也越來越貴,香港如是,台灣如是,安卡拉也一樣。他們漸漸不能負擔高昂的租金,只可以漸漸搬離市中心地區。

我們可以看到的現象是,在世界不同國家的城市中,我們生活所須的:包括住所、日用品、糧食等等,不斷上升,而其他物品,如衣服、鞋又會越來越平,最後的結果是:我們面對生活的無力感,只能透過消費換取心靈上的「滿足」,滿滿的消費主義。

越「繁榮」的城市,情況越是嚴重。有時候,我實在搞不清楚這是文明的進步還是另一種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