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逛的博物館是一個個展區,這裡的則是一個個峽谷。

來到Zelve露天博物館,第一下的感覺是,和比較鄰居哥樂美的另一個露天博物館 Goreme Open Air Museum 大同小異,看不出有什麼分別。但細心留意,卻會發現這裡的獨特之處。

* 哥樂美露天博物館是遊人比較多會去的博物館,這裡曾是修道院,又有很多教堂和壁畫,每座教堂又有不同「主題」,各有特色。獨愛自己一人閑逛的我,在這小峽谷中,已發現兩三個旅行團,雖不能說是人山人海,但進入教堂時,感覺也頗為擠擁的。

而我對這裡的印象,大概最多感覺是有旅行團喔!又有旅行團? 又一個旅行團…  (PS 當然教堂內的壁畫也讓人嘆為觀止。)

網上好似有大量文章詳盡的介紹哥樂美露天博物館,而本人也沒有太深體會,加上其時下著毛毛細雨,天氣有點陰沉(頗擔心之後一天坐時熱氣球的天氣如何),所以沒有太仔細遊覽,就不花太多文筆訴說這裡的事了。

dsc_0829

Goreme露天博物館外的異星遊客。

我想這裡(Zelve露天博物館) 位置比較偏遠,而且沒有交通工具可以直達,所以沒有什麼遊人到來。我來到這個博物館,環顧四周大約只有三四個遊人,算是杳無人煙吧。除了後來建設的石階以外,其他地方都保留了幾十年前的風貌,時間彷彿在這個地方凝滯。

20160510_122344

這裡的壁畫數目雖然遠遠不如Goreme 露天博物館,但也會不時發現有關基督的標誌,如十字架、魚等等,如在這裡尋寶一樣,實是有趣。

同樣地,這裡也是曾經有人居住。

dsc_0767dsc_074620160510_121443

基督徒與穆斯林曾經在這裡和諧地居住,直至1924年,土耳其(當時總統是凱末爾)和希臘進行人口交換政策,即是讓在土耳其的基督徒「移民」(還是應該叫驅逐呢? )到希臘,將希臘的穆斯林遷到土耳其。

==================================

舊文: 關於凱末爾——土耳其國父的長眠地-凱末爾陵寢

==================================

也是因為這個人口交換政策,令土耳其差不多全國上下都有統一的宗教信仰。(土耳其和希臘都曾屬於鄂圖曼帝國領土,故基督徒和穆斯林會分散各地,人口交換政策令基督徒和穆斯林從此分隔)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工程,但背後原因似乎不難理解,有著較統一的宗教信仰,似乎以宗教名義做什麼事,也比較容易。

到了50年代,這裡發現有潛在倒塌危險,當時剩下的居民也逐步遷出,從此再沒有人居住,古陌荒阡的舊村落今天成為了博物館。

Zelve露天博物館有三個峽谷,約1.5公里長,雖在山谷之中,卻沒有侷促感,想是因為兩邊山谷的很大,算是十分開揚,四下無人又可以隨心而行,不必跟著石級而行,很有探祕的感覺,到不同地方,又有介紹,算是頗詳盡的說明。Balıklı Kilise(魚教堂)、Üzümlü Kilise (葡萄教堂) 和 Geyikli Kilise(鹿教堂) 算是比較有名 *(魚和葡萄在基督有象徵意義,我反而不知道鹿和基督有什麼關係)

dsc_0716

dsc_0736

慢慢地在這裡逛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我想,如果要付40TL到Goreme Open Air Museum在旅行團中穿插 ,倒不如放下10TL,靜靜的在這個幽谷探祕。 當然,兩個露天博物館各有其特色之處,但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若有時間何不兩者皆去?

dsc_0759dsc_0742dsc_0735dsc_0733dsc_0731dsc_073020160510_12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