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豐富鈣成份的溫泉水從地面源源不絕地流出,冷卻後沉積下來,形成今天一層層的石灰層,如梯田一般的結構。遠看山上彷彿千年積雪,又如雲中堡壘, 因而得名棉花堡。

在棉花堡還未被列入世界遺產之前,這裡曾經建了酒店,酒店截去水源,胡亂排放污水,有部分池水亦因此而乾涸。後得土國政府介入,重得整治,拆去酒店,這裡方可回復點點的舊貌。

曾幻想棉花堡像雪白的梯田一般,池水倒影著藍天白雲,成為一幅迷人的水彩畫。我來到這個聞名於世的遺產,只見人山人海,像是一個大浴池(其實這裡本來就是二千年來的浴池),網上圖片中描繪得再浪漫,只要人一多,感覺頓時變得大大不同,這些總是旅遊區常常遇到的問題,圖中很美,實物打個五折就差不多了。

dsc_1690

20160513_13033520160513_112900__2_

走入石灰的地方,必須先脫鞋赤腳,若穿著鞋履接近這個範圍 (對!只是接近),在場的警衛就會吹起哨子,又跑過去截停有關的遊人,這些警衛也十分盡責去保護這個地方,反而是有些遊人只看眼前的景色,沒有留意四周的警告牌(其實也有不少警告牌提醒人要先脫鞋的),有時哨子聲此起彼落,頗感煩厭,也是辛苦了這些警衛要不斷跑來跑去。

雖然被稱為棉花堡,但實際卻一點也不軟綿綿,石灰長年累月經流水的沖刷,已變得十分光滑,我在上面走時,總要步步為營。我想著無視四周遊人,沿著水池慢慢走下,又到另一個水池,望著山下寧靜的田野,和這個白色世界,頗像站在雲中仙境看著凡塵俗世,感覺很奇妙。

20160513_113056dsc_1691_svpyq0

再看遠處的另一邊山頭,同樣一片雪白,但整片已經乾涸,似乎乾涸的部份就是指那一邊吧?仙境般的世界卻吃盡人間煙火,變得滿目瘡痍,教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