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遊的最後一天。
收拾好行裝,和花卷道別就起行了。小李送我們到附近的公車站就去上班了。
在公車上人們看到我們身上行李,都報以好奇的目光。坐在旁邊的一個大叔忽然問我們:「你們是遊客嗎?」
我們: 「是啊! 我們從香港來的。」
大叔似是心有所想,又問:「那…港獨問題嚴重嗎?」我沒有想過他會在如此公開的場合中如此單刀直入。我們只是隨口說:「之前比較嚴重吧? 現在都比較少了。」
旁邊的阿姨又加入我們的對話:「但你們不像香港人呀…」「你們普通話說很好。」我感謝阿姨轉一轉了話題。談談生活、談談工作、談談高到近乎瘋狂的樓價、愈來愈艱困的生活。說著說著,車程變得奇短,車已到永定門,要和大叔阿姨說再見。回想從大叔的眼神中,似乎對鐵幕外充滿好奇。二十八年前,大叔應該才二十出頭吧,如果他在北京… …
在北京的幾天,我覺得許多北京人是友善的,小李、公車上的阿叔、阿姨。


永定門也是北京城的城樓之一,城樓和所在的公園廣場都是新束束的。早在五十年代,永定門已經被拆卸。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大約十年前重新修建的。
如果你問我: 這個算是古蹟嗎? 我只能認為這是個仿古建築了。



與永定門一街之隔,是北京著名的天壇。和香港不同 – 北京天壇沒有大佛。


天壇外是一個很大的公園,寧靜迷人,四周許多百年老樹。
天壇是明清時期皇帝用以祭天祈福的地方。天壇最初是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而這裡最後一次用作祈福,就要數袁世凱時期了。
天壇有兩層城牆,城牆呈方形,中間建築物是圓形,又是一個天圓地方的例子。
祈年殿的建築有許多象徵意義: 例如: 四條柱、十二條柱等等…當中不離: 四季、十二時辰、十二個月、廿四節氣、廿八星宿等等的數字,看著這些數字和巧妙的佈局,也是享心樂事。
天氣炎熱,許多人都坐在陰涼的地方休息,記得有個小朋友不知道幹了些什麼事,他爸爸厲聲地教訓他:「不可以做不文明的行為,不要丟中國人的臉 ! 」我不禁想想,他們這樣小年紀就已經有這樣的國家主義、民族思想,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吧?

祈年殿往南走,是皇穹宇。皇穹宇就似是矮一層、縮短版的祈年殿,內有供奉「天皇上帝」的牌位。左右兩個小殿供奉「日月星辰」和「雲雨雷電」的諸神。看著旁邊的大媽左拜拜右拜拜,像是十分虔誠的樣子。



「啊~~~」只聽一個男孩坐在圓形的石上大叫了一聲。外國遊客對這個像是神經病的行為有點狐疑。這是圜丘。圜丘是皇帝祭天大典的地方,共有三層。「九」這數字是代表最剛陽的數字,也是所謂「天數」,故這裡許多地方都有九和九的倍數,例如: 從中心的天心石起,外圍一層地面用了九塊石塊,再外一層是九的倍數,如此類推。另外,在中心的天心石上面大叫會聽到回音,也是巧妙地用了聲波的運動原理。
所以男孩大叫不是神經失常,而是試試這個古代結合科學的建築罷了。

天壇公園的歷史建築物精雕細琢,但我反而最欣賞外圍的公園,天壇公園似乎也成為附近居民休息避暑的好地方,人們在這裡踢毽子,聊天,下棋,儼然成為逃避北京污煙障氣的綠洲。我們的城市,需要公共空間、需要綠化(當然我指的綠化是指一個自然生態的構築,不單單是隨便插棵樹在路邊就了事),但偏偏這些卻逐漸被呃殺。



2 九月 2017 at 7:39 下午
哈哈!好風趣的文章!
讚讚
2 十月 2017 at 9:46 下午
當風箏遇到風,立即消失無蹤~ ^^
那個北京的空氣,讓我一大清早笑開了…
讚Liked by 1 person
3 十月 2017 at 10:36 上午
外國有瑞士山區空氣販賣
北京有天壇空氣販賣,感覺就是…有點東施效顰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