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Chargh taley undeyra
Meaning: dark under the lamp.
解釋:我們在房間點了一盞油燈,就算這盞油燈照耀到房間多麼明亮,但燈的底部卻永遠都是暗的。由此引申出: 面對一些事或現象,其實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


* 這是節錄和朋友的對話 。

「當有一天,我就在這個世界中消失。你會怎樣呢?」
「會失落,會傷心。」

《莊子.外篇至樂第十八》: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苗之問,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繳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春秋冬夏四時是自然現象,生與死如此、緣起緣盡也是如此。我們無法改變,就如燈的底下是光永遠照不到的部分,事情就是這樣,也沒什麼好傷心。

當然,這不代表生命的意義也隨死亡而終結,我們對事、物、人產生情感,我們在世界添加色彩,產生意義。這些情感意義不應該是建基於物質之上 ,而是由我們自身的精神賦予其意義(是,我是比較支持唯心主義的)。

若我們相信精神物質二元的話,那麼物質上消失了也不會影響精神的存在,我想這是我們常說的精神長存。既然精神情感可以常在,那麼肉身的生死似乎也沒有什麼再值得傷心、難過了。


我想這是有幾個層次,一.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我們應順應不同抗的命運,隨遇而安,不必傷痛。二.肉體與精神可否分割,若是可以,肉體死去,精神還是可以存在的。

連精神也失去的話,那麼這才算是真正的死去吧。

套用著名醫生西爾爾克 ( Dr.Hiluluk) 的一句話:

「人究竟什麼時候會死?」
「是心臟被打中的時候?」「不是!」
「是得了不治之症之時嗎?」「也不對!」
「喝了劇毒蘑菇湯之後嗎?」「當然不對!」

Capture.PNG



photo source: lifeves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