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關係,突如其來多了幾天假期,於是毅然決定到成都一遊。
想到成都的目的主要是想登峨眉山,但出發前撞傷膝蓋,最終要像阿公阿婆那樣,坐旅遊巴到山腰,再由坐纜車上到金頂。(只有在山腰的雷洞坪車站去纜車車站走了一小段路)
來到成都,以為去到中國大陸,用普通話以為可以暢通無阻,但當聽著成都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那口濃濃的四川腔,不禁會以為自己在聽一種全新的語言。回想去年到北京一遊,聽著北京老人用一個音發十個字音加兒化,我的普通話真很爛。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盆地氣候潮濕多雨,據聞吃辣椒去濕保暖,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四川人和辣椒一拍即合,川菜亦以辣聞名。成都也有很多街頭小店賣酸辣粉,逛街是隨便入去吃個粉,也是不錯 (而且沒有肚痛)。
回想在成都幾天,聽得人們說得最多的,不是打招呼,不是祝福語,而是「呀(喉嚨音) …. 吐」。不論何時何地,走路走一半、等人的時候,隨時隨地,人們都可以暗運內功,不管是在草叢、馬路、地板,隨便說是往旁邊大喝一聲「呀…. 吐」,然後一束白沫從口激射而出,地板多了一篤濃痰,你得暗自慶幸沒有誤中副車,傷及無辜。
我在峨眉山閑逛,每逢人多時,粗略估計平均每小時在身邊也有聽過最少有十次。按此推算全山每小時的吐痰量,恐怕冬季不愁缺水的問題吧?
我曾想這是否和飲食有關呢?四川菜那麼辣,因為我吃完辣之後喉嚨也會有點痰,但從經驗所得,這似乎不單是發生在成都,而是在全國。不知道是生活在中國,人們的身體在青春期發生了些什麼變化,自然習得這絕技 ; 還是常看過某某武俠小說的江湖俠客,一篤濃吐到地上,自我感覺豪氣萬千,而努力苦練。這「呀…. 吐」彷彿是大家的其同語言,管你口中說的是北京腔、湖南腔、四川腔,說潮洲話、閩南話、四川話,要吐痰總會大喝一聲「呀…. 吐」。
各位來到除了欣賞湖光山色、繁華鬧市以外,來到中國各地,不妨留意腳下,你或許會發現地面莫名的濕了一小片,晴天之下應該不可能是下雨吧?那可能是曾經有位江湖俠在亂放飛劍罷了。
* 注: 圖中是拍攝於樂山的東方佛都。千佛寺山洞的正門。一尊彌勒佛坐在正前笑臉迎人,兩側在旁的是四大金剛的石像,威氣八面。
一個大叔雙手放在腰後,左看右看,突然「呀…. 吐」直吐濃痰於地,心道:「老子誰也不怕!」
4 四月 2019 at 10:27 下午
「呀…. 吐」真的這麼嚴重啊!?
不過經你一說
想起我以前念書時認識的大陸朋友(不同省份來的)
他們多數好像有這種習慣沒錯!
讚Liked by 1 person
6 四月 2019 at 1:58 上午
在峨眉金頂人多的時候, 每小時聽到不下十次…有點驚人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