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母親節,我們一家和舅舅一家山長水遠走到屯門食海鮮。
自去年開始,我開始吃素,而我外婆因信佛關係,也吃素多年,所以是次海鮮大餐沒有預算我們的份量,只叫餐廳炒了幾碟小菜給我們。
他們其中吃的一道海鮮是砵酒煮蠔。
我舅父跟我說:「你知不知道,蠔其實是齋來的。」
我心想:「什麼?蠔是海鮮,怎可能是齋呢。」
原來,相傳觀音菩薩看到沿海的信眾吃素,沒什麼營養,於是將一根木頭擲到大海中,跟信眾說:「在這根木頭上生長的,都可以吃。」信眾其後將木頭從海中拿出來,發現在木頭上生長的,就是蠔。
所以蠔也是齋了。
不過最後,我沒有吃蠔,還是繼續吃我們的小菜。
我最初為自己訂下的界線是:「不吃動物的身體部分」。
素食者吃素,多少有部分是因為慈悲之心,減少殺生,古代社會知識不足,或許以為蠔等甲殻類誤以為不是動物,但今天從西方生物學分類,我們知道蠔是海洋軟體動物。再者,我也不是佛教徒,故沒什麼必要按佛教的準則飲食,亦無謂為吃蠔硬找「藉口」。當然,辜勿論因什麼原因吃素,只不過求心安,無必要矯枉過正,也似乎沒必要將自己的價值觀套於他人,放下執著,方是修道良策。
* 我從網上找了若干版本關於蠔是齋的故事,大致上都是指「蠔在木頭生長,所以是齋」。
* 有些羅漢齋的食譜也會下蠔豉。
* 今年香港長洲太平清醮,整個長洲都只可以吃齋,但當中也有蠔可吃。
14 五月 2019 at 1:23 下午
有點不明白,如果一家人都吃素,為什麼會去海鮮酒家?🤔
讚Liked by 1 person
14 五月 2019 at 1:29 下午
喔,全家只有我跟我外婆吃素。
他們覺得節日就是要大魚大肉
所以舅媽就在海鮮酒家訂了檯~
讚讚
14 五月 2019 at 8:56 下午
非常感謝你的提醒! 下次我外食若是點羅漢齋,會特別注意~ ^^
(我的體質無法沾到肉食… 即使一點點不小心弄到,我都會生病… 好麻煩啊!)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