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計這個故事應該很多人也有聽過。

在一個廣闊的草原上有一群羊,上帝讓羊從兩種動物中選擇一種和他們生活:獅子或狼。選獅子的話,會有兩隻獅子輪流出現在草原,其中一隻在草原的話,另一隻就會被上帝關入籠裡挨餓。如選狼的話,就只會狼一直在草原之上。

有些羊覺得狼食量少,應該選狼;有些羊則覺得即使獅子食量大,但至可以選那隻獅子。於是,草原分成兩邊,一邊是獅子,另一邊則是狼。

img_0420
由於沒有獅子的相片,只好用貓貓代替~

獅子一出來,由於食量大,每天要吃掉好幾隻羊,選了獅子的羊群終日忙住逃避獅子的獵殺,於是羊群匆匆請上帝換另一隻獅子出來。另一隻獅子出來,同樣大肆獵殺羊,羊群只好又請上帝換回先前的獅子,如何換了幾次,不論那隻獅子一出來,都是大開殺戒,於是他們乾脆暫時不換了。

過了一段時間,一隻獅子已吃得肚滿腸肥,另一隻只餓得皮包骨。後來羊群又轉了皮包骨的獅子出來,獅子漸漸明白,原來自己的命運是掌握在羊群手中,若是吃得太過份,羊只會馬上換走自己,最後連吃也沒得吃,於是,這隻獅子不再大開殺戒,轉而只吃一些垂死的羊,不敢放肆,這群羊總算可以放心地吃羊,也達到平衡的狀態。

而選擇和狼的一群羊又如何呢? 狼的食量小,幾天只吃一隻羊,羊群暗自慶幸不用犧牲太多,但日子一長,由於狼沒有競爭對手,狼就沒有任何顧忌,如何殺戮羊群,任憑自己喜好,每天也殺死數以十計的羊,羊群苦不堪言。

兩群羊的命運各異,正好反映「選擇權」的重要性,即使面對猶如獅子般的猛獸,若是掌握改變的選擇權,同樣也能夠達到平衡。

對於這個故事,我還想加點後續。

話說羊一直嘗試跟狼尋求較好的方式令兩者都可以安心地生存在草原之中,但事實上,狼知道自己不需要理會羊的要求,因為羊根本就沒有權力。

當然,狼知道羊的數目成千上萬,而自己只有孤身一人,若羊群起而反抗,自己當然是招架不住。於是狼找來部分的羊,劃了一些草地給他們,請他們好好幫忙「管理」羊群的秩序,又承諾自己不會吃掉他們。這部分羊當然答應了,我稱這群羊為「黑羊」。

草原上一些羊漸漸發覺狼的專橫無道,對話也沒有用的情況之下,唯有群起反抗,逼使狼認真和羊對話,不再濫殺羊群。

這時候,黑羊就發揮了他們的作用,將這群「鬧事」的羊盡數鎮壓了下來,黑羊和反抗的羊各有受傷。

黑羊:「我們尊重你們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請以和平、非暴力的手段表達,以維持草原的秩序」反抗的羊:「任何以對話的方式都試過的情況下,唯有更高級數的行動去表達。」一些支持黑羊的羊:「黑羊也只不過打份工,為什麼要這樣對黑羊呢。」不問世事的羊:「唉,別要破壞草原安寧,我有草吃就可以了。」

這時,狼隨手殺死了四隻小羊,躲在黑羊背後安逸地看著這場羊群爭霸戰,心下盤算要吃羊的那一部分。

那麼,草原上的紛爭,誰又應該負上責任呢?當然是狼啦!那麼黑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