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十分愛逛博物館。土國有許多古希臘和古羅馬雕像,內容主要是眾天神、神話人物和羅馬皇帝。眾希臘神中,不少是希臘神話的太陽神- 阿波羅

相信即使沒有看過希臘神話,也應該有聽聞過太陽神 – 阿波羅。

我想他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仍有深遠的影響。我們或許會想…希臘神話的其中一個天神對今天有什麼影響呢? 除了那個雪糕品牌(阿波羅賣雪糕不就是很易溶嗎?),Rubberband 很多年前的「抱起了幾千攝氏陽光 來讓相戀近乎熱燙」以外,全世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則是為他而設的(其實十分間接)。

*題外話,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總是想著一個故事:太陽神阿波羅駕著馬車帶十個太陽出遊,被后羿射下其中九個。

答案就是12月25日,聖誕節。聖誕節不是耶穌的生日嗎? 在羅馬帝國改信基督教之時,誤將阿波羅神的生日當作耶穌的生日,而事實上,聖經中亦沒有交代耶穌何時出生,而現代也有人推測耶穌不可能在這麼寒冷的伯利恆出生,而且還要在馬槽。甚至有說法指羅馬人將阿波羅神的容貌套到耶穌之上,其實我們今天看到大部分的耶穌像,也是阿波羅神。

自人類文明建立以來,太陽對我們猶其重要,所有文明也知道太陽對於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古人開始崇拜太陽,太陽代表生命的泉源。有趣的是,在世界不同文明中,一些有關太陽、光明的神,他們的生日都同樣是12月25日,例如:埃及神話中的太陽神荷魯斯(即是隼頭人身的那個)和波斯教中太陽神密瑟拉。

要解釋這個原因,我聽過其中一個以星象學來解釋的方法。而這又牽涉到我們中國人另一個重要日子,「冬大過年」-冬至,即是12月22日。
由夏至到冬至,太陽不斷向南移動,一直到冬至這天,北半球最日短夜長的一天,這一日天昏地暗(較北方的地區更為明顯),象徵著太陽死亡,這三天,太陽不再南移,人們觀察不到太陽有所動向,直至三天後,太陽向北移動,比前三天升高多一度,這也意味太陽戰勝死亡三日後復活重生,這一天就是12月25日。

難以想到幾千年前的古人單以肉眼可以夜觀星象,又將各種自然現象化成各種神話。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