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寫了篇有關人體交易。又和一個朋友談了些書中的內容。

每當有新的藥物或治療方法面世之前,總會有大堆的測試。先是動物測試,再來是人體測試。

我不期然地想:「真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嗎?」

我朋友說: 「不論研究是否成功,總會有點犧牲吧。」

今天的藥物測試似乎已相對文明,測試者多要簽訂協議書。<人體交易>書中提到,參加測試的多是退役軍人、大學生、失業者。試藥試幾個星期,已得到平常幾個月的工資。*如果中途有太多不良反應而退出測試的話,都不會得到全額的酬金。一個參加了多次試藥的退役軍人還教書中的「我」: 總之就要想盡方法挨到最後,才可以獲得最多的金錢。藥廠為減省成本,許多藥物測試,不少搬到第三世界國家。我不禁想: 這些地區的人的生命,就是沒那麼值錢。

說起人體實驗,令我想起惡名昭彰的塔斯基吉梅毒實驗。這是一個長達40年的實驗(1932 – 1972)。研究小組在美國本土以免費健康測試和有免費膳食招來一些黑人作為試驗對象。即使在40年代中期已發現青黴素可以治療梅毒,研究小組仍故意不為患者治療,以觀察病毒在身體的變化,令實驗繼續進行。許多被研究者過程中完全不知自己患上梅毒,甚至將病毒傳染到伴侶和子女身上。

而在二戰後,美國的醫生同樣在鄰國危地馬拉進行類似的實驗。包括: 將患有梅毒的妓女帶到監獄讓囚犯泄慾; 將梅毒直接打進囚犯、精神病院病人、甚至軍人的身體內(包括陰部、手腳,甚至面部),在不接受任何治療之下,觀察患者病發,直至死亡的情況。梅毒病發時,傷口腐爛含膿,又傳出陣陣惡臭,幻想整個病院、監獄、軍營中充滿那種令人作嘔的氣味,個個身上滿是膿瘡胞液… 而當患者向醫生求醫時,醫生甚至只會以清水作治療(讓患者感覺上得到治療)。

事件直至2010年才真正公諸於世。美國亦向危地馬拉道歉、賠償。

如一開始所說,今天藥廠多會與測試者簽署協議,但這又是否代表可以完全地保障測試者?我想不是。即使是白紙黑字,我們也不可能預知實驗的後果。<人體交易>文中的個案是測試偉哥(壯陽藥)測試者服用正常劑量的三十倍、四十倍。有人頭痛得要止痛藥,有人不斷嘔吐。在另外一些藥物測試,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平心而論,沒有金錢的誘因,這些人又會否如神農嚐百草般試藥?我想不會。但在今天貧富失衡的社會,有些人就被逼要出賣自己的身體,成為我們的白老鼠。我們今天享受著醫學帶來的成果的同時,有許多藉藉無名的犧牲品。

他們犧牲,他們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