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節目 ,主持Reggie Yates 遠赴南非看看當地的社會問題。

南非是HIV病毒最高感染率的國家,當地有70%的年輕人失業,面對許多社會問題,歸信宗教似乎是治癒心靈的其中一個方法。南非是一個基督教盛行的國家,單在約翰內斯堡就大約有300萬人是基督徒(差不多半個香港的人口了)。

主持訪問了當地一位比較具有爭議性的牧師Mboro。這位牧師十分富有、在當地十分有名,就像外國的搖滾巨星一樣。

有別於一般我們去過的教會,這間教會有一間禮品店,店內許多他頭像圖案的紀念品,T-shirt,他祝聖過的聖鹽、聖水,甚至凡士林都有,主持也不禁說: 感覺有如演唱會的禮品店。他的崇拜也真如演唱會一樣充滿激情,有震撼人心的音樂。崇拜其實牧師還幫信徒驅走惡靈、治病,甚至有人聲稱得到他的祈禱後,可以重新走路。

像許多福音派教會一樣,他也有個福音電台,宣傳他的教會,又會在節目中替聽眾「治病」,他會叫民眾伸手碰著收機他聲稱自己可以透過電波治病。

「崇拜」完結後,自然是最重要的項目 – 捐獻。教會一年收益大約100萬英鎊。一年100萬英鎊,相信去到世界任何地方,這也是十分驚人的款項。

Mboro有許多房屋物業,有差不多三十架名貴房車,出入都由幾十個手持機關槍的保鏢保護,若單看出入的排場,真會以為是某國的元首政要。這位牧師樂於消費,愛買誇張的名牌服飾,幾萬英鎊買一件西裝外套也是司空見慣的。牧師對於他奢侈的生活有以下的見解: 「我是作為他們的榜樣,當然要建立美好的形象吧。」

主持又訪問了他的信眾,大家都認為一切都十分理所當然。「他投身教會,教會當然要照顧他。」「我們怎可能跟隨一個衣著普通、寒酸的牧師呢?他的生活正反映教會對他的照顧。」他的信眾都樂於捐獻。當然,Mboro 說他說每年都會捐出60萬磅幫助社區。同時,他即使有許多保鏢保護,但他也有主動走到貧窮的為區,和他們一起祈禱,給予鼓勵和希望。

我有時在想宗教對我們的意義何在? 先不論許多教義上的問題,但世界上的宗教該是慰藉心靈的作用。民眾貢獻金錢讓教會運作,教會提供心靈上的慰藉、和希望,經濟一點來看,也似乎可以作為一種交易。既然雙方都屬自願性質,沒有傷天害理、為非作歹的話,我們作為局外人又是否應該以我們的價值觀作出批評呢 ? 以Mboro的教會為例,他最為人不滿的,是奢華揮霍的生活,但他沒有擺出高高在上的樣子,他會和民眾打成一片,十分隨和、熱情。他說:「我要和人民一齊,我就算很偉大,但也只不過是一個人,和他們平起平坐。」當民眾有困難的時候,他亦有給予援手。主流社會似乎沒有必要對這些教會作出批評和壓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