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我們去到著名的光復百貨參觀。

平壤光復百貨就似我們香港常見的百貨公司一樣。光復百貨地面一層是超市、電器部,上層是服裝部,這層的人比較少,不少衣服都從中國進口,價錢也算不特別便宜,也有Nike、Adidas 這些外國品牌(價錢當然和在其他國外其他地方差不多) ,難怪這層這麼少人,因為讓多人根本未必有閑錢去買這些「奢侈品」了。再高一層就是頂層,是一個大型Food Court,和香港的無多大差異,只不過我們不懂朝鮮文,點不到餐罷了。




記得我們在專為遊客而設的商店中,只能夠花人民幣或美金 (他們雖然仇視美國,但也收美金的),即使他們是以朝鮮幣標價,但實際上竟是不收朝鮮幣的。而光復百貨是一間本地的百貨商店,我們在這裡消費,也就只能兌換當地的朝鮮貨幣了。(離開前,我們須要將在這裡用剩的朝鮮幣兌換回人民幣,當然,他們沒有檢查我們有沒有帶走貨幣)


我記得K3在遊客商店時,教我們看貨物的價錢: 大約100朝鮮幣等於1 美元。換回人民幣去計算大約是 100人民幣可以換1600朝鮮幣。
當天我們在百貨公司的兌換價則是100人民幣換117000朝鮮幣。
這是所謂黑市價和官方價的差異,這個差異有近74倍。
我們來到百貨公司,重點當然是購物了。
我們一人換了這十一萬多的朝鮮幣,在超市瘋狂購物,每人都買了一大車零食,大約也只花了四、五十元人民幣,可想而知這些地方的物價和生活指數。
我們在超市購物,有些團友想買本筆記簿留念,卻在超市收銀時被拿去,似乎這是一本不能給遊客買的筆記簿。由於一位團友不論服裝樣兒都太似朝鮮人(他還戴著個朝鮮小襟章),收銀員毫不察覺,竟讓他買下這本紅色小筆記簿。正當我們取笑這位團友時,旁邊的職員似乎看到我們手上拿這本鮮紅色的小筆記,神色變得十分緊張,忙找星海告訴我們,不能買這本簿。最後事件擾攘一輪,還是將那本紅色簿交還給他,退回金錢。
我問星海:「那本筆記簿為什麼不能買呢?」
星海:「你們買來幹什麼?」
我:「筆記簿當然是寫筆記。」
星海:「你知道筆記簿封面是寫什麼嗎?」
我:「大概是…朝鮮什麼什麼萬歲之類吧。」
星海:「那你們知道還要買?」
我:「想留念嘛。」
星海笑笑。
原來那本筆記簿,是專用來讓他們抄下領導人的教訓。遊人怎能隨便購買呢!
2009年,朝鮮政府曾進行貨幣改革,新舊貨幣以1:100 的比率兌換,希望改善通脹問題,打擊黑市交易,消除貧富懸殊。
但有報道指:朝鮮政府希望在更換貨幣過程中消除積聚財富的人 (不論是從合法或在黑市途徑得到財富,都有機會被罰),當時兌換上限只是十萬舊幣,之後增加上限至15萬(大約是70公斤大米的價格) 和銀行30萬存款,而一個生活條件比較中上的朝鮮家庭可能大約會有一百萬現金儲蓄。所以兌換不到的大部分金錢將變成廢紙,人們於是襯未正式換幣前,搶購糧食用品,以花掉舊幣 ,令物品價格急升; 或是恐慌性兌換外幣,令朝鮮貨幣不斷貶值。
這次貨幣改革很明顯是失敗的。推出新幣後,新幣同樣不斷貶值,人們拿著貶值的新幣根本買不到東西,經濟走向崩潰。
這次貨幣改革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每日努力工作的勞動者。當時朝鮮的富人本來就以美元、人民幣積存他們的財富,貨幣改革對他們的影響遠遠不如社會低下階層的勞動人民。消除貧富懸殊的目的彷彿卻變成貧者越貧、富者越富。你說他們是實行社會主義,創造一個社會均富的烏托邦,但事實上,人們的骨子裡還是希望為自己累積資本,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那是人性。
*注: 部分相片由團友拍攝所得。
1 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