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抑鬱症等的精神健康問題又再成為香港的熱門話題。

我對精神健康問題的課題了解不太深,成因、病發等等的情況不甚了解,也很難說出什麼:「保持心境開朗、凡事向好的方面想…」這些濫情的話,事實上,這些話都是我們常說的安慰謬誤,。

但我卻想分享之前和朋友的一段對話。

我有打籃球,打籃球的人總會看NBA球賽,但我不算是球迷,也沒有特別喜愛的球星、球隊,頂多會上網看看一些球員故事的文章,比賽精華,頂多只是看看,就沒有了。

近幾年的NBA球賽,速龍隊在東岸都名列前矛,以首名姿態進入季後賽。但去到季後賽,都打得不如理想 (2017-18球季更被騎士4:0橫掃 *季後賽 是7場4勝制的,被橫掃就是…很丟瞼吧) (有網友更說笑速龍隊常規賽是一條龍,季後賽是一條蟲) 自去年吧,人們開始關注速龍隊其中一個主力 (DeMar DeRozan )的狀態。而這個賽季中,他首次公開自己多年來都面對著焦慮症和抑鬱症,除了球隊的壓力,他父親病重,同時他未婚妻又離他而去。

有時和朋友聊起速龍隊季後賽的問題。
朋友:「佢(DeMar DeRozan) 都冇__用,一到季後賽就冇左影(指有球場的貢獻完全不符球星的身份)。」
我:「但之前睇新聞話佢有抑鬱症。」
朋友:「佢幾千萬年薪(正確是二千七百萬美金一年,即過億港元),預左啦。」
我沒有再回應下去。

精神問題固然很可怕,但我覺得更可怕的是: 社會有些人就是會連情緒病患者,也用金錢衡量,認為所有事也應該用資本主義的單位衡量。人本不涼薄,但社會卻令我們變得涼薄。

DeMar DeRozan 身邊有一個很要好的隊友經常陪伴、支持他,但許多抑鬱症病患者未必有會這樣的機會,而社會普遍對精神病患的認知、支援也十分不足。

每事件發生,社會總有許多聲音說要關注精神問題。然後,人們漸漸遺忘,繼續生活。然後,又有下一個,我們悼念,然後 …

唯願死者安息,也別要再有下一個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