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提保護區之所以被稱為崗提保護區,因為這裡有一座崗提寺。

3_img_1238

崗提寺雖是藏傳佛教的寺廟,但不屬於不丹國家信奉的噶舉派(白教)的寺廟,是屬於寧瑪派(紅教)的,雖然如此,在我們這班外人眼中,建築上似乎沒有什麼分別。我們踏入寺廟,除了慣常聽到的烏鴉聲外,二樓傳來一陣誦經聲,我們就不便打擾了。

Ciaiwang 帶我們穿過大門,來到寺廟的另一邊,前面放了一張長檯,一個大叔正在首頭苦幹地造木雕,檯上放滿他的作品。這些木雕的題材亦是和佛教相關,例如八吉祥及儀式用的法器等等。Caiwang 說向我們介紹: 在不丹有些寺廟須要自付盈虧,寺廟的工作人員、僧侶都要學習一些手藝維持寺廟的營運。我們拿起檯上的木雕看看,眼見個個精雕細琢,同行的團友們也忍不住買了幾個精緻的吉祥結作記念。

 

蓮花生大士的唯一不丹弟子伏藏師*白瑪林巴(Pema Lingpa)曾經預言這裡會有一座寺廟傳揚他的佛法,後來,他死後輪迴轉世,成為自己的孫子吉色白瑪廷列(Gyalse Pema Thinly) ,他為了完成自己的「預言」,於是在1613年興建了這座寺廟。

我不知道自己或後人完成自己說的事還算不算是「預言」,但辜勿論是否有神明的指示,這座寺廟似乎確是有某些神秘的力量,自然界彷彿感受到這座寺廟默默的守護這片土地,而作出呼應。之前提到每年的十一月初開始,黑頸鶴都會千里迢迢從西藏飛到這裡過冬,據說他們總會先圍繞著崗提寺飛三個圈才著地,而到春天離開前,又會先圍繞著崗提寺飛三個圈才離去,彷彿是「入屋叫人 入廟拜神」的道理。我們來不丹時正值十月下旬,黑頸鶴還在長征之中,我們沒能分辨這個江湖傳聞的真偽了。

*伏藏師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種頭銜,據說蓮花生大士會到處埋下一些經書、法器或雕像讓有緣人發掘,稱為伏藏,而伏藏師則是一些有能力找到這些伏藏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