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香紀》分了兩部分:事和情。

事是略述十香父母連城宋雲由大陸來港,之後連家的十兄弟姐妹,由大有一直到十香出世的故事。

情則是以最小的女兒,十香的角度,訴說父母連城宋香和九個哥哥姐姐的故事,以及對他們最後的話語。

故事由連城宋香在1947年結婚,1948年來港說起,一直說到1996年。連家的故事,也是當時每個香港人的故事;連家面對的問題,同樣是當時香港人當時思考的問題。作者讓連家以不同角度經歷香港的大小事件,例如:溫黛襲港令四海的臉受傷,制水令令連城將六合送給工人順發,嘉利大廈大火令十香的故事只能說到1996年11月。

走過十香提到的地方,海港城、裕華國貨、香檳大廈,或是由嘉道理道去太子道西…回憶十香提到當時的社會事件:六七暴動,中英談判等等,或是看她提到一些當時的流行文化,你會和連家有種似真非真的連繫,因為這都是屬於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連家就是如此似幻如真,《事》中提到連家生意範圍很廣,由四海開始都是一門生意,四海辦館、五美時裝,一直到十香酒家,甚至某日見到大埔間三多炸髀,會懷疑作者可能數漏了這檔小食店。

之後看訪問時,陳慧說這是她認為香港美好的年代。我們的內心,或者都會有個美好歲月,可能是成長時期,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回憶的歲月總是美好,但我總多少認為覺得今天或許也是某意義下的美好時光,至少時隔多年,《拾香紀》又出了第十七版,許多人重新主動認識社區,或許在惡劣的大環境之下,人心才是美好的歸處。

1997年,是一個時代的終結,連十香的故事也劃上句號,但連家的故事不會完結,我們的故事也是續寫下去,並將這些回憶記下來。

因為,回憶,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