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終於看了電影《無聲》的優先場。電影講述特殊學校的集體校園性侵案。
這是一齣改篇自真人真事的電影,而電影參照的事件是在2011年被揭發的台南啟聰學校案。
電影某程度上還原了一些真實的性侵情節,但現實卻比電影情節更可怕。這一間三百多人的學校中,被揭發七年間發生多達164宗性侵事件,受害人多達92人,不分男女,年紀最小的是小二學生,在調查結束後的兩年內,又陸續出現了32宗。校園、校巴、宿舍、甚至老師家中,隨處都可以是性侵、強暴的案發地點,事件不單是「學生對學生」,也有「老師對學生」的性侵個案。
學校職員對情況視而不見,企圖隱瞞事件,邪惡就像病毒一樣蔓延全校。
演員為了電影特地請來手語老師學習手語,而各個演員的演技精彩,的確讓人感受到受害人當時的絕望和無助。電影多聚焦於受害者當時的心理,而對於被投訴和揭發時學校如何處理,電影則未有太多著墨。
現實中學校的處理手法更是讓人側目,以下是從網上看到的當時學校的處理手法:
女同學被強暴後,試圖在日記上告知導師發生的這一切,導師憤而拍桌,說道: 「如果老師幫你,誰幫老師啊?」
校長打電話表示請媽媽「高抬貴手」表示: 「竟然事情都發生了,乾脆讓兩個孩子結婚算了!」
有老師在家長面前如此辯解: 「你不知道這種事很常見嗎?有女學生在入學之前,家長就先帶她去把子宮拿掉了!」
有嘗試幫助受害學生的老師表示:被學校行政主管要求「不要查過頭損害校譽,要懂得揣摩上意」
對於「誰是魔鬼」這個問題似乎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想起漢娜.鄂蘭提到的平庸之惡,當我們身處一個失去判斷是非善惡的環境時,隨波逐流是我們最容易的選擇,當整間學校都充斥性侵犯,參與其中似乎更是平常不過的事。事實上,施暴的同學可能同時也是被施暴的對象,事情就如此發生,隱瞞而且不去處理的校長老師則是讓邪惡得以萌芽的重要角色。
電影故事在揭發幕後大魔王後終結,事件似乎就要告一段落,然而當我搜尋「台南啟聰學校的後續事件」,結果卻更是令人咋舌。
我引用其中一段:
人本(教育基金會)在2011年9月揭發案件後,向監察院陳訴,要求詳細調查案件並進行懲處。隔年,監察院公布調查結果,表示共有164件性侵事件,比人本128件、台南啟聰當時的周志岳校長公布71件都多,另依教職人員長期隱匿不報,共彈劾16人 ……
公懲會最終懲處結果卻讓外界譁然,16人當中,6人不受懲處,其餘10則是「降級改敘」、「記過2次」、「記過1次」,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主任張萍說:「降一級改敘或記小過,根本不痛不癢!」另外,教育部也懲處20多名教職人員「記過」、「申誡」。
其中7名宿舍管理員約聘期滿離職、時任校長周志岳調職到嘉義高商,前校長林細貞早已退休,另外訓導主任轉任私校昆山高中校長外,其餘14位仍在原校任職。 … 沒有法令可以將退休金打折扣,說不定年終獎金也沒有影響。
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男主角哭住問老師:「我們是壞人嗎?為什麼只有我們受到懲罰。」,再看到台南啟聰學校的後續,這句話除了是指那些得到老師包庇的性侵犯者,更是對現實中那群涉事的「為人師表」極大的控訴。事件至今十年,受害人仍未得到公義的判決。
「無聲」,除了因為案中被受害人身體殘障,沒有辦法說話以外,更重要的,因為他們是被社會邊緣化的一群,他們聲嘶力竭地吶喊的同時,其實沒有得到社會的關注。我想起上個月在獄中離奇自殺的阿十,在指證一班警察在他居住的通州街公園虐打、毀壞家當,後來突然因藏毒被捕,在朋友眼中開朗的他,在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的懲教人員看守下離奇以長褲纏頸自殺。懲教署至今仍沒有提供一個合理的說法,「通州街警暴事件」未查明之時,重要證人卻離奇自殺。我從網上看到多是落井下石的留言,當有比較理性的觀點時,總會被冠上「死左膠」的罵名。
在敵我分明的意識之下,我們很少再有包容,也容不下不同的聲音,特別是社會喜愛「Blame the victim」,你窮、你「No stack in society」似乎就不值得得到合乎公義的對待。這不難理解故事中的同學寧可冒再次被強暴的風險,也要回去學校,因為他們在社會根本沒有容身之所。
今天社會許多的「無聲者」,不斷在這樣一個扭曲的社會不斷地吶喊,不公義的事日復日的發生,究竟是這些人發不出聲,還是根本我們聽不見 ?
ref:
https://incestrapestudy.blogspot.com/2013/07/blog-post_14.html
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society_20101918204782936
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society_20102216454592283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131997?page=1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03873804.A.380.html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E8%B3%AA%E7%96%91%E9%98%BF%E5%8D%81%E4%B9%8B%E6%AD%BB%E7%96%91%E9%BB%9E%E5%A4%9A-%E9%81%AD%E6%87%B2%E6%95%99%E5%9B%9B%E5%8D%94%E6%9C%83%E8%AD%B4%E8%B2%AC-%E7%99%BC%E6%AD%BB%E4%BA%BA%E8%B2%A1-%E9%82%B5%E5%AE%B6%E8%87%BB-%E5%8F%8D%E7%85%A7%E8%87%AA%E8%BA%AB%E5%88%BB%E6%AF%92/
發表迴響